體內堿性彗星試驗在化合物遺傳毒性評價中的應用日益廣泛。ICH S2(R1)已將肝臟彗星試驗列為第2個組織/終點的體內試驗;體內哺乳動物堿性彗星試驗的指導原則(TG489)也已頒布。體內堿性彗星實驗能夠檢測DNA鏈斷裂、堿性不穩定位點、不完整切除修復引起的DNA鏈的斷裂,能夠制成合適細胞懸液的組織DNA損傷。與其他試驗相比其檢測的是單細胞水平的DNA損傷,因此該試驗敏感性較高,操作簡單,經濟省時。
彗星實驗(comet assay)也稱單細胞凝膠電泳試驗(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.SCGE),是一種有效評估DNA損傷的方法。其原理是器官或組織經處理(如輻射、重金屬等)后,細胞中的DNA發生單鏈或雙鏈斷裂,經細胞及其核膜裂解后,DNA解旋,在電場作用下,DNA 斷片遷移出細胞核,形成彗星狀的電泳圖譜。正常細胞的大分子DNA在電場作用下遷移距離較短,DNA仍保留在細胞核的范圍,形成圓形或輕微拖尾的圖譜。根據電泳緩沖液的pH值不同,可分為中性彗星實驗(pH=8.4)和堿性彗星實驗(pH>13)。中性彗星實驗主要用于檢測DNA雙鏈的斷裂損傷,堿性彗星實驗具有更高的靈敏性,可用于檢測更少量的單鏈和雙鏈斷裂損傷。
需要注意的是,試驗過程中的個方面,包括樣品準備、電泳條件、視覺分析參數(如染色強度、顯微鏡光強度以及使用顯微鏡濾鏡和相機動態和環境條件(如背景照明)已經被研究,可能影響DNA遷移。
TG489 In Vivo Mammalian Alkaline Comet Assay,2016,OECD Guideline for the Testing of Chemicals
電話
微信掃一掃